任务详情
石化行业VOCs污染源源项广泛,污染物种类繁多,排放形式以无组织排放为主。核算污染物排放量程序非常复杂,管控难度大。建立严格执行的泄露检测与修复机制(LDAR),减少VOCs物料在储存和转运过程中的VOCs排放,对企业减排增效,减少环境污染风险意义重大。2021年,两化合并正式合并以来,集团健康安全环保部两次发文(HSE 发〔2021〕30号、HSE 发〔2021〕50号)通报了下属企业环保处罚事件。要求持续做好 VOCs 监测和 LDAR监测,提高泄漏检测能力。鼓励配备LDAR便携式检测仪等设备,开展 LDAR自行检测。对第三方LDAR检测质量进行比对检测考核。研发一套VOCs泄漏管控装置和方法,承接集团对VOCs管控的新需求,将有力提升集团各级VOCs排放企业动态掌握自身排放水平,也将有利于集团“十四五”VOCs减排目标实现。构建水土固气污染状况数据获取能力,将是未来环境综合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。结合集团各级企业需求,面向工艺过程的VOCs物料输送环节,开发一套VOCs泄漏管控装置和方法,补充公司在VOCs治理方面对于工艺过程精细化管控能力不足,带动公司环境治理特别是废气治理平台的发展,也将有助于公司整体园区发展战略的快速实现,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。10LDAR检测管控平台总体要求有建档管理、第三方导入数据导入、检测管理、维修与修复管理、资料管理、基础信息管理、第三方检测管理、报表中心等模块组成11基础信息管理(1)三种用户类型:园区级用户、企业级用户和第三方检测机构用户。(2)园区账户:创建企业级用户,企业用户管理;(3)企业用户:创建检测人员、检测仪器,人员与企业绑定,检测仪器与企业和检测人员绑定;人员管理、仪器管理。(5)第三方检测机构:创建第三方检测机构用户、用户管理;创建检测人员、检测仪器,人员与企业绑定,检测仪器与企业和检测人员绑定;人员管理、仪器管理。(6)与创建、绑定、管理相关的申请、审核功能。(7)泄露认定浓度管理;(8)排放量计算规则管理;12档案建立(1)具备其它LDAR信息化系统的导入功能,主要包括密封点信息导入、图片导入、历史数据导入等。(2)建档:平台具备建立部门、建立装置、建立群组、建立密封点的功能;(3)现场终端具备检测人员登录账号,确认身份功能,具备建立楼层、群组、密封点,拍照标点并上传至平台的功能;(4)平台和终端具备密封点管理功能,包括位置和基本信息的增删改功能;(5)平台具备针对装置、设备与管线组建、密封点群组、密封点位等单元的二维码生成功能。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得到该单元的信息指纹。13任务下发(1)平台具备检测计划的创建、更新和删除功能,终端具备检测计划的下载和查看功能;(2)平台具备生成检测任务功能:按照检测计划,生成检测任务,定向推送至检测人员。终端具备检测任务的下载和查看功能;(3)平台具备检测数据的管理功能;14现场检测(1)检测人员手持终端具备检测人员身份识别功能;(2)终端具备下载检测任务和检测计划的功能,具备结合仪器手柄的自动上传功能;(3)具备泄漏点位自动录入功能(目视跑冒滴漏,直接认定为泄漏),具备自动上传功能。15泄漏点复测(1)检测数据经过审核后,自动生成泄漏修复任务,识别修复类型(首次尝试修复、实质性修复和延迟修复)(2)修复任务下发,终端身份识别、下载修复任务,执行修复,提交修复结果。(3)修复结束后,自动生成复测工单,复测任务下发,终端身份识别、下载复测任务,执行复测,数据上传,审核确认。如遇泄漏再次生成修复任务,执行修复和检测过程,直至不泄漏为止。16报表查看(1)密封点明细台账;园区级别、企业级别、部门级别、装置级别、区域级别(2)修复前后排放统计;(3)密封点数量及排放量统计(4)以上报表按照园区级别、企业级别、部门级别、装置级别、区域级别的筛选功能17数据交互(1)LDAR检测仪器内置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蓝牙模块与手机专用app连接(传输内容详见APP功能要求);(2)LDAR检测管控平台具备向其他平台系统转发数据功能,转发数据协议格式包括但不限于HJ212-2017协议;(3)LDAR检测仪器应具备RS232/485或RJ45通信接口,可以通过MODBUS-RTU/TCP协议对设备进行控制调试以及数据的读取;(4)应独立开发一套基于PC的调试程序,可以通过RS232/485或RJ45通信接口对LDAR检测仪器进行控制调试;